臺南地震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影響
作者:admin
閱讀次數:131次
發布時間:2019-07-05 03:42:58
摘要:[db:摘要]
2月6日03時57分,臺灣南部發生6.7級地震。這場地震波及了位于南科園區的不少電子產業公司,其中僅半導體與光電類企業就達近80家,除半導體龍頭臺積電、聯電、南茂外,還有面板類企業群創光電、瀚宇彩晶及其配套供應鏈玻璃大廠康寧等等公司。眾所周知,臺灣是全球最主要的電子產品生產地之一,而此次地震又會對全球電子產業產生多大影響?我們具體來看看此次地震中相關企業的狀況。
地震發生當天,臺灣南科園區立即啟動緊急應變機制,園區全面停工,各廠商立即進行疏散。南科廠商建物均為防震建物,面板與半導體相關精密的機臺在地震到3~4級時就會自動停機。
臺積電南科:晶圓6廠及14廠停工
由于臺積電在芯片代工領域的影響力,其目前的災情最受關注。據臺媒報道,臺積電南科晶圓廠房及廠務雖未被破壞,但由于地震搖晃激烈,造成爐管區晶圓破裂,晶圓自動搬運系統停止運作。
南臺灣強震造成臺積電南科晶圓6廠及14廠停機,其中6廠8寸晶圓廠損害最為嚴重,而14廠為16nm及20nm先進制程,其中16nm主力生產蘋果A9處理器,非災害中心點。第三方指出,由于14廠為新一代廠房及設備,抗震系數較高,而6廠8寸晶圓成立較早,設備較老舊,這次地震6廠損壞較為嚴重,14廠12寸晶圓機臺未移位僅晶圓破裂報廢損失。
有媒體報導,臺積電南科六廠由于損害嚴重,短期無法順利復工,訂單將轉至竹科三、五、八廠生產。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指出,“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”,因為訂單在哪個廠制造,需要客戶先認證,“不可能說轉就轉”;光認證可能就需要兩到三個月,速度不會比較快,因此等南科廠復工,才會最快。
臺積電知情人士表示,外界預估臺積電損失達數十億,但這種評估方式是“假設晶圓產量消失不見”來推估產值損失,但其實別的月分還可以補生產回來;公司比較擔心的是失去客戶信任的風險,因此危機處理要做到最好。
2月9日,臺積電蘋果單產線復工(14B廠)。
在南臺灣強震進入第四天,據臺媒報道,臺積電的6廠和與蘋果、聯發科等訂單相關的14B廠進度一如預期。業界認為,臺積電的6廠是八寸廠,14A廠應該是以舊的12寸40nm以上制程居多,這些應該都是像微控制器(MCU)、網通和PC相關晶片等產品居多,14B廠則為12寸的16nm和20nm制程,客戶端應該是蘋果和聯發科等大廠的高端產品。
13日,臺積電南科廠全面復工。
臺積電12日指出,因強震受損的臺積電南科廠,13日可百分之百恢復正常。臺積電表示南科六廠與14B廠日前已恢復運作,此次受災嚴重的14A廠,13日確定可全面正常運作。
臺積電發言人孫又文說,臺積電在上周六地震發生第一時間估計影響首季出貨量不超過1%,雖然最新評估超出早先預期,“影響的出貨量會超過原先預期一點點”,仍有信心達成本季1980億至2100億的營收目標。